据台北世贸协会展览处处长洪铭钦介绍,2011年台湾电机电子业出口值约为1137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值近40%。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到台湾2012年上半年的出口表现,然而随着全球各IT、通信大厂家陆续于2012年下半年推出新的智能手机、新一代平板电脑、轻薄型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台湾在这些产品的组装与关键零组件供应方面都有重要地位,因此预期电子零组件产业将有不错表现。
北台世贸协会展览组专员林 王争说:“台湾电子行业在正向增长。根据台湾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的预测,台湾电子组件产值2012年将达到293.31亿美元,而2010年、2011年分别为276.5亿美元、278.8亿美元;通信行业产值将达到489.5亿美元,2010年、2011年分别是407亿美元、481亿美元。”
在台湾有完整的ICT工业价值链和产业聚集:有新竹科技园、南港软件园、中台湾科技园、台中精密园、Changhua沿海工业园、南台湾科技园和Yongkang科技工业园、高雄临海和软件工业园,乘台湾高速铁路,这些园区从南到北只需要 1个半小时。全世界的ICT产品、服务都有台湾制造的身影。台湾在晶圆代工、IC封装和测试、掩膜ROM业全球第一。便携数字设备、DSL终端、CABLE终端、WLAN、主板、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在IC设计、大尺寸TFT-LCD、小尺寸的 TN/STNLCD、OLED面板是世界第二。
目前台湾多项产品的产值居于世界首位,具体来说,便携数字设备产值占全球67.1%,DSL占63%、CABLE客户端占83%,WLAN占66.3%;在发货量上,主板占全球80.4%、笔记本电脑占89.4%、平板电脑占84.1%,台式机占43.6%。此外,DSC产值35%,LED产值19%,虽然不是全球第一,份额也十分可观。
大量的专注的电子企业、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条最终使台湾在全球IT市场上扮演了主要角色。南京资讯吴宗宝董事长说:“台湾IT业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在原材料上,主动式元器件、被动式元器件、连接器、PCB电路板、DRAM应有尽有,在外部设备上,LCD屏、触摸屏、键盘、镜头、电源一应俱全;在设计和集成上,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量出货;在生产上,又具有流程管理、先进设备、高品质的生产线、专业经验等优势。”
专业化分工是台湾电子企业非常鲜明的特色。记者在台湾参观的5家企业:从事测试测量的致茂电子、从事IP网络视频产品的奇偶科技、从事整流二极管生产的德微科技、生产被动元件主动元件的环隆科技和从事LED生产的映兴电子,这些企业在其所聚焦的主营业务上都有非常齐全的产品线,也是其专注领域的“小巨人”。“我们计划自动机台上线时,全部落地在台湾,因为这里我们需要的材料、设备和配套器件能够在方圆30公里内找齐。”即将上市的德微科技董事长张恩杰说,“目前我们的二极管器件已经进入了苹果、三星的采购名单。”
向大C转型
电机电子产业会进行相关领域的大整合,将形成新的大C时代。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林以专说:“台湾电机电子产业从一开始的零组件制造、成品组装,一直走到现在的绿色电子、智慧生活及云端科技等,历经了多年的进步。受到全球产业结构快速变迁的影响,制造业在整体产业中会进一步融合,尤其是电机电子产业会进行相关领域的大整合,这也形成新的大C(Cloud、Conver-gence与Contribution)时代。”“在展会期间,我们会强调软件对硬件的增值效果,以软硬整合的特色将台湾电子业供应链实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更能突出台湾电子业特色与产业创新成果,体现台湾制造的实力。”
大C包含了许多意义,不论是零组件、成品、3C到云端,资讯产品开发的核心已经从功能挂帅转向更包容的大C,形成贯穿软件、硬件、网络、服务、内容甚至是文化在内的融合时代。
台湾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主任苏孟宗认为,台湾工业正在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更关注创新能力。“品牌和制造是台湾电子业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树立品牌需要长期的投入,可以通过大陆市场建立影响;制造能力体现在地区性的高品质制造能力,如智能制造系统、服务为导向的制造以及云服务。”
当前的台湾,拥有强劲的移动设备制造能力,是关键组件的供应方,下一步,台湾要发展本地化的生态系统以增强产品的差异化和关键组件的竞争力。未来,台湾要在全球成为一个引领发展和创新的聚集地。
更加注意软件是台湾企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与其他IP网络摄像头产品相比,我们在软件上做了很多工作。”奇偶科技公关经理陈香仁说,“比如人脸识别、车辆统计、智能搜索等具有智能的视频分析能力,都与我们的产品相融合,全球上百万的视频安全监测摄像头已经打开了一个近10亿美元的智能视频分析的市场机会。”
代工业寻找成本洼地
受到大陆人工、原材料成本压力,台湾企业正在寻找新的成本洼地,保持其质优价廉特点。
台湾以ODM、OEM为主的代工产业,低成本高质量是其取胜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在此次采访中,企业在十分重视开拓大陆市场的同时,在生产线建设地上却不再钟情于大陆。“近几年大陆的人力成本上升很快。”德微科技在深圳建厂,张恩杰说,“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再过2、3年,大陆工人的工资就会和台湾工人相当,这也是我们将二级管自动化生产线建回台湾的另一个原因。”
环隆科技则将新的生产线建在了越南,董事长欧正明说:“我们一方面遇到工人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碰到‘招工荒’的问题。”环隆科技在大陆某地的工厂原计划招2000名工人,但招工达到1000人之后无法再增长。“我们一家日本客户就明确要求我们在大陆工厂之外,还有第二家大厂,以保证供应。因此才有越南生产线的建设。”
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整体来看,台湾代工企业有60%~70%的生产是在大陆进行。撇开富士康、友达光电等企业不谈,仅此次采访的几家企业中,如致茂电子在深圳、东莞、厦门、苏州、南京、上海、北京和重庆都有生产线或分支机构,环隆科技在深圳、武汉、龙岩都设有工厂,德微科技、映兴电子也在深圳等地设厂。大量的台湾代工企业在把生产线带入大陆,而现在这些代工业受到大陆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方面压力,正在寻找新的成本洼地,以保持台湾代工的质优价廉特点。 |